新消息丨红楼梦:慈祥和蔼的贾母两次暴怒,揭露荣国府残酷内斗真相

2023-01-17 11:21:31 来源:哔哩哔哩

大家好,今天继续讲《红楼梦》里的宅斗的大戏,我知道有些读者不爱听,但是没办法我就是想说。

话《红楼梦》中的贾母,平时是个慈祥和蔼、安富尊荣的老太太,不管是对家里的晚辈或者奴仆都很亲切,就连对村妪刘姥姥和清虚观里的小道士都是一团和气。


【资料图】

但是,在原著中她其实发过好几次脾气,除了贾琏偷情和宝玉挨打之外,她正儿八经动怒其实只有两次:

其一,是在第四十六回中,贾赦强娶鸳鸯,导致贾母火气大爆发,怒气值空前绝后;第二次是在第七十三回中,贾母亲自出手,严厉处置了大观园聚赌夜饮不良现象。

贾母这两次动怒,后果相当严重。不但惩治了犯错的奴才,还申饬了有体面的管家娘子们。

就连王夫人和邢夫人这两位儿媳妇都没给面子,“假孝顺”的难听话当着孩子们就直接骂到脸上,连贾赦这个上了年纪,又做了官儿的儿子也给他扣上“不孝”的帽子,这在古代可是十恶不赦的罪名!

贾母为啥这么生气呢?因为这两件事并没有表面上看上去这么简单,背后暴露的是荣国府长房和二房的权利之争,而且已经进入丧心病狂的阶段,每个人都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,没人为家族发展考虑,也没人顾及贾母的感受。

其他的事情贾母都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糊涂,但是当要损伤她的个人利益,要断送贾府家族的未来,那就等于触碰了贾母的底线。她绝不能坐视不管,否则她以后躯壳那边,也没法跟丈夫和祖宗们交代!

一、贾赦强娶鸳鸯很诡异,其实他是想谋夺贾母的私人财产,抗议贾母偏心。

在书中四十六回,已经六七十岁的荣国府大老爷贾赦突发奇想,要纳贾母屋里的鸳鸯为妾。这本身就是一件很诡异的事情。

贾赦屋里缺小老婆吗?并不缺!贾赦除了正妻邢夫人之外,至少有十几个小老婆和通房丫鬟。

从一开始黛玉进贾府的时候,就看见了贾赦屋里“许多盛妆丽服之姬妾丫鬟”,后来赏赐秋桐给儿子贾琏时也曾交代“素习以来因贾赦姬妾丫鬟最多”,王熙凤也更邢夫人传达过贾母对贾赦姬妾的看法:“如今上了年纪,做什么左一个右一个的放在屋里。”

贾赦屋里的小老婆们不仅数量很多,而且个个年轻标致,随便一个秋桐就可以把贾琏迷得头晕转向,连尤二姐都不搭理了,由此可见一斑。

而且贾赦根本就不稀罕秋桐这种绝色的风月美人,甚至连个名分都没给她,就赏给了儿子使用。我们可以推知:贾赦身边不缺美女,他想要新鲜漂亮的新人很简单。

按照邢夫人的说法,“老爷跟前竟没有个可靠的人”,家生子丫鬟里不是模样不行,就是性格不行,外面买的又怕不干净。这就是笑话!贾赦娶小老婆是为了什么?当然是为了取悦他,主要诉求是娱乐,模样好才是关键因素。

至于什么性格之类的,谁敢在贾赦面前耍性子呢?要模样好的姑娘照顾吃喝拉撒,那根本不是小老婆,那是贾母借调给贾宝玉使用的花袭人那样的年轻大丫鬟。

就算贾赦真的是想找一个又美又温顺的小老婆全方位伺候自己,那他找谁也不应该找鸳鸯。因为鸳鸯姿色一般,脾气倔强骄傲,她无论从哪一方面看,都不应该是贾赦想要找的小老婆类型。就算他找袭人,也比鸳鸯强一些。

但是贾赦就偏偏选中了鸳鸯,这说明他根本不是想找小老婆,他是故意找别扭的!答案就藏在贾赦给鸳鸯许诺的条件里:邢夫人特意强调“你比不得外头新买了来的”,一进门就开了脸封做姨娘。

也就是说,贾赦许诺鸳鸯的是地位。他那么多小老婆,能封姨娘的只有一个迎春的母亲而已。如秋桐等辈,其实只负责暖床,连个正经“通房丫鬟”的名分都没有,否则也不会被随便打赏给贾琏了。

贾赦为什么要用地位从鸳鸯手中交换什么呢?当然是金钱财富。贾赦人生两大爱好就是贪财好色而已,他不好好做官,说明他对权利的欲望不强。贾赦真正看中鸳鸯的不是模样性格,而是鸳鸯的身份。

鸳鸯是贾母的大丫鬟,心腹中的心腹,贾母离开她饭都吃不下去的重要人物。鸳鸯掌管着贾母庞大的私人财产,其中应该还包括林黛玉的遗产和贾敏的嫁妆。

换句话说:鸳鸯她是贾母的财务总监,贾母有多少张银票地契,多少箱金银珠宝,鸳鸯一清二楚。只要得到了鸳鸯,贾赦就等于拿住了贾母的总账本和总钥匙。

贾母也曾点出鸳鸯的重要性:“她还投主子们的缘法,也并不指着我和这位太太要衣裳去,又和那位奶奶要银子去。”

这才是贾母看重信任鸳鸯的关键,因为鸳鸯为人公正,不贪私利。她凭啥能跟太太奶奶们要衣裳银子等好处呢?

当然是凭贾母给她的权力,贾琏说过鸳鸯有手里能过上千两银子的本事。

所以说,贾赦这一招真的非常毒辣!他哪里是想娶鸳鸯,他是想跟贾母要钱啊!养这么多小老婆,每天喝酒取乐,还喜欢收藏古董,难道不需要很多很多钱吗?

贾赦为啥不给他那些姬妾名分呢?因为给了名分会对应更多的月例和更高的生活标准,他根本就给不起。袭人是个大丫鬟,每个月就一两银子,成了预备姨娘就拿每月二两。如果像赵姨娘这样的,不仅每月二两银子,还要有两个小丫鬟伺候,每个小丫鬟也是每月一吊钱的月例。

虽然当初贾母夺了他的管家权,让他去东院居住,肯定也是分了不少财产的,但是看看贾母吃的胭脂米都已经要“可着头做帽子”,一点儿富余也不能了,贾赦的日子肯定过的更加紧张!

整个贾府都在没落,荣国府官中的账上都有财政窟窿了,分房单过的贾赦大老爷来钱的途径更加有限!单靠一等将军的俸禄恐怕连一个月喝酒就不够!

想夺回管家权吧,贾母活着不可能,贾赦浪费,很快就会败家的。想再多分一些家产吧,也不合理,而且分了也有限。那么做儿子的只剩下啃老这一条路了,贾母的小金库可是一座藏宝阁,那是一块巨大的肥肉啊!

贾母其实很了解贾赦的想法,她虽然非常愤怒,既没有给贾赦面子,还把邢夫人也臭骂了一顿。

但是她对这件事的处理方式居然是给了贾赦一笔钱,果然是知子莫若母,贾母其实还是很宠贾赦这个大儿子的。

(贾母对邢夫人)说:“我正要打发人和你老爷说去,他要什么人,我这里有钱,叫他只管一万八千的买,就只这个丫头不能.留下她伏侍我几年,就比他日夜伏侍我尽了孝的一般。你来得也巧,你就去说,更妥当了。”

贾母应该是在这件事后,给了贾赦一大笔钱,至少也不止一万八千银子。她除了给钱,还提到了“孝道”,其实就是在敲打贾赦,责怪他公然算计老母亲,属实是是不孝。

所以贾赦才会“又含愧,自此便告病,且不敢见贾母”,贾赦的心事被老母亲戳破了,只好又买了个十七岁的嫣红做妾,好给自己一个台阶下,把这场闹剧圆过去,在外人看来,好像贾赦是真的需要一个小老婆,真的看上了鸳鸯一样。

现在可以理解邢夫人为什么那么吝啬贪财了吧!她无儿无女,老公又空有爵位没有家族财产的管理支配权,还养了那么一大群小老婆,邢夫人不抠钱她还有什么活路呢?

只有她自己倒也罢了,贾琏夫妻肯定是会赡养她的。

可是邢夫人的娘家还全靠她照应,供给衣食茶饭。她的兄弟是纨绔,还有个老妹子因为穷的没嫁妆都嫁不出去,她实在是想佛系也不能啊!

但是因为邢夫人这一房里,家下一应大小事务俱由贾赦摆布。所以邢夫人才“婪取财货为自得”、“凡出入银钱一经他的手,便克扣异常,以贾赦浪费为名,“须得我就中俭省,方可偿补。”儿女奴仆,一个不靠,一言不听。

那么邢夫人为啥积极地去帮贾赦求娶鸳鸯呢?那还用问?因为在捞钱和夺回管家权这些事上,假设和邢夫人夫妻俩是一条心的,他们是利益共同体。

但是,更有意思的是贾母在这件事中不仅骂了贾赦和邢夫人,她头一个痛骂的居然是王夫人。其实她并没有老糊涂,只是被贾赦算计要心腹丫鬟的事情触动了情肠,顺便骂王夫人出出气而已。

贾母听了,气得浑身打战,口内只说:“我通共剩了这么一个可靠的人,他们还要来算计!”因见王夫人在旁,便向王夫人道:“你们原来都是哄我的!外头孝顺,暗地里盘算我!有好东西也来要,有好人也来要。剩了这个毛丫头,见我待她好了,你们自然气不过,弄开了她,好摆弄我!”

贾母骂王夫人的重点是“有好人也来要”“外头孝顺,暗地里盘算我”,她说的是王夫人背后偷偷挖她墙角,把袭人收入麾下的事情。

袭人本来是贾母的八大丫鬟之一,因为做事得力贾母才给了宝玉使用。没想到袭人外表忠厚,内心藏奸,一心只想给宝玉当小老婆。不但和宝玉偷试云雨情,还悄悄投靠了王夫人和薛宝钗,背叛了贾母。

王夫人在第三十六回中,安排王熙凤把袭人的岗位从贾母屋里拿出来放在自己名下,自己给袭人开工资,给她姨娘待遇,只是不跟贾母和贾政明说。王熙凤后来奉命办事,“自去挑人回贾母话去”,也就是说她去挑了一个丫鬟给贾母,并且把袭人除名的原因也上报了。

王夫人这件事办得很不地道,既不严格瞒着贾母,自己也不去跟贾母汇报清楚。稀里糊涂地就把袭人收为己用了。这一招比贾赦要强娶鸳鸯更让贾母恶心,好歹明说一声,不过是个丫头,贾母不至于会驳她的面子。

但是王熙凤后来在通知袭人这件事情时也是“叫她与王夫人叩头,且不必去见贾母”,应该也是王夫人的意思。

贾母这次趁着贾赦搞事情,居然也是在盘算她的丫鬟,顺便才接替发挥,就近原则,臭骂了王夫人一顿解解恨,因为每一句话几乎都可以对的上号。

贾母她才没有老糊涂呢!她比谁都清醒。

二、贾母惩治大观园夜饮聚赌只是表象,她真正气愤的是王夫人“和稀泥”的管理。

贾母第二次真正的动怒,是在书中第七十三回中亲自出手,直接处置了大观园聚赌夜饮的婆子们。

查得大头家三人,小头家八人,聚赌者通共二十多人,都带来见贾母,跪在院内磕响头求饶。贾母便命将骰子牌一并烧毁,所有的钱入官分散与众人,将为首者每人四十大板,撵出,总不许再入,从者每人二十大板,革去三月月钱,拨入圊厕行内.又将林之孝家的申饬了一番

这一次贾母连迎春乳母这样有体面的老嬷嬷都不给面子,林之孝家的这样高层的管家娘子也被严肃批评。虽然没有像上次那样直接当众责骂王夫人,但是她重出江湖直接越过了王夫人这个当家主母,雷厉风行的做了这件大事,其实比当众打王夫人的耳光还要难看。

贾母真正愤怒的并不是这些婆子聚赌饮酒,也不只是因为她们“门户任意开锁,藏贼引奸引盗”,她真正气愤的是王夫人多年来在贾府“和稀泥式”的管理。

王夫人的自私与无能造成的恶果,再次触碰了贾母的底线。那就是不但败落了家业,也放纵了荣国府的奴才欺主,威胁到了以贾母为首的荣国府上层统治者的切身利益了。

这一点从贾母和探春的对话中可以看出来,贾母说:“我必料到有此事。如今各处上夜都不小心,还是小事,只怕他们就是贼也未可知。”

贾母怀疑是奴才们监守自盗,说明她其实一直在关注荣国府的各项事务,但是王夫人实在没有大错,她实在不能随便插手,就算是过问了,王夫人欺瞒她,她也是无可奈何的,总不能指望贾母自己亲自去巡夜。

探春勇敢的站出来捅破了这层窗户纸,揭露了大观园夜赌的事情,贾母就反问了探春这样一句话:“你既知道,为何不早回我们来?”,然后探春就说了:“我因想着太太事多,且连日不自在,所以没回,只告诉了大嫂子和管事的人们,戒饬过几次……”

这就说明了只有王夫人这个级别的人才能够整顿这件事,探春李纨王熙凤都是级别不够的。

贾母和探春的对话,其实就等于把矛头对准了王夫人,明摆着就是在责怪王夫人不管事。探春说话非常有技巧,她只提到了太太,而不说老太太,就证明这件事应该是王夫人的责任,不应该惊动老太太亲自管。

因为王夫人才是荣国府的当家主母,执掌中馈,荣国府内宅的大小事务她都要负责任,主要包括侍奉公婆,相夫教子,管理家中的大小事务和奴仆,以及对外世家亲友的往来社交,甚至包括财政收支和家族产业的增加等等。

王夫人表面上挑不出什么错来,但是她其实一件事都没做好。

她的个人问题我在前一篇文中详细分析过,大事糊涂,小时狠毒,她就是一个自私自利,目光短浅,心胸狭隘、愚蠢无能而且还刚愎自用的女人。

别的暂且不提,仅仅是“管理家中的大小事务和奴仆”这一项,她就完全没有做好。

还记得《红楼梦》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有这样一段话,道破了贾府衰败的根源。

他说:如今生齿日繁,事务日盛,主仆上下,安富尊荣者尽多,运筹谋画者无一,其日用排场费用,又不能将就省俭,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,内囊却也尽上来了。

贾府作为京城里的百年贵族,实在积累了太多的弊病。

首先就是铺张奢靡,一共大小不到二十位主子,却养了近千名仆人;财政方面出的多进的少,旧有的田庄产业渐渐难以维持生活开支,也没有新渠道赚钱;家族内部各房头内斗内耗,都只顾自己,不顾大局;家里恶奴欺主,奴才贪占自肥,很多大管家比主子还有钱,赖大家的儿子和少主子贾琏捐了一样的五品官,还补了实缺……

荣国府里这么大的家业是老祖宗荣国公铺开的,贾母作为第二代当家主母,她当年管家掌权的时候,家业还算兴旺鼎盛,也没有这么多问题。

但是贾母退下来之后,新一代上任的当家主母王夫人接管之后根本招架不住,她和了几年稀泥,情况就变得更加糟糕了。王熙凤上岗之后,才勉强能压得住阵脚。

王熙凤为啥总要用严刑酷法,狠厉刻薄的管束下人呢?不是因为她生性歹毒,而是因为之前王夫人实在太宽松了,她管不了就索性当甩手掌柜,整天吃斋念佛,给自己树立宽仁慈厚的人设。

王夫人对下人宽容到了什么程度呢?她的大丫鬟彩云和贾环在眼皮子底下私通她也不管;彩云彩霞两个大丫鬟都和赵姨娘勾结,多次偷盗她屋里的东西也不责怪;她屋里收藏的人参等贵重药材还剩下多少,根本也完全没数;府中仓库里的陈年的霞影纱,贾母说起来还如数家珍,王夫人却一片懵懂……

正是因为王夫人的“慈善宽厚”,导致贾府的下人们恣意放纵,“这一年间管什么的,主子有一全分,他们就得半分”,柳嫂子一个女人管小厨房短短时间就贪污了两石粳米,一个月的常用米,还有很多木炭!那些大管家们成为财主也就很容易理解了。

说到底不是贾府不行了,也不是贾府祖宗的基业都被后代们吃喝玩乐花光了,除了后代子孙男人不争气之外,贾府内部则是被无能的管理者耽误了,被放纵的刁奴像蛀虫一样蛀空了。

这些还都是钱财产业方面的事情,如果贾府能有个善于筹谋的高层管理者,其实不出几年很可能又能挣下一份家当。毕竟贾府百年的人脉关系可不是白给的。

可惜的是王夫人不是这个能人,她只看见自己的一亩三分地,想从贾母手里夺回宝玉的婚姻控制权和人生控制权,想尽可能地给娘家谋利益,巴结哥哥王子腾。

王熙凤被王夫人压制,贾母也老了,于是贾府的问题越来越多,暴露出来的比较明显的就是大观园的夜饮赌博恶习,如果不是这些婆子们贪占太多,手里宽裕,不至于夜夜豪赌。

从王夫人拜托薛宝钗管理家事的时候,就明显可以得知,王夫人早就知道这些婆子们吃酒赌钱的事,但她觉得闹不出什么大事,老太太不过问也就算了,根本也就没有要去治理的想法。

薛宝钗就更搞笑了,居然拿钱小恩小惠收买这些婆子,试图哄着她们不要赌钱吃酒了。

只有王熙凤管家的时候,虽然她不能越过王夫人严惩这些人,但下人们畏惧她的严酷不敢太放肆,虽然也吃酒赌钱,但是主要是为了值夜班提神,怕误了更次受罚,并没有惹出什么事儿来。

王熙凤病倒后,她们才“渐次发诞,竟开了赌局,甚至有头家局主,或三十吊五十吊三百吊的大输赢。半月前竟有争斗相打之事”,不但敢开赌局,还敢喝酒耍酒疯打架斗殴,并且放潘又安这样的外面男人进大观园里来和司棋私通。荣国府里此时的乱账,已经和宁国府里贾珍聚集世家纨绔子弟聚赌玩乐有一拼了

这是王夫人多年“和稀泥”式家族管理带来的恶果之一,王夫人这一回被贾母打脸也十分惭愧难堪,矫枉过正的搞了一场轰轰烈烈,丑态百出的“抄检大观园”来给自己找回面子,却再次踩了贾母的雷区。

探春因为揭发有功,就成了贾母最看重的人。在王夫人抄捡大观园的过程中,贾母不便再出头过问,她就让探春做自己的代言人,打了王善保家的耳光,痛骂了邢夫人和王夫人自私自利的内斗内耗,“一家子亲骨肉倒像是乌眼鸡一样”。

只可惜贾母再怎么愤怒,再怎么想要改善现状,也不过是强弩之末了,探春虽好,可惜是个女孩,也快出嫁了。

王夫人仗着元春和王子腾的势力早就敢和贾母对着干了,贾母对晴雯被撵,袭人上位无计可施,她连自己心爱的宝贝孙子贾宝玉都要管不着了,还不如想想如何过八月十五聚餐取乐呢!

我知道有读者肯定要反对说:“红楼梦不是宅斗文”、“红楼梦里没有坏人”以及“阴谋论云云”。

你可以不赞同,也不听,我还可以给你推荐几本书看看。

第一本叫做《资治通鉴》,作者司马光,不愿意看文言文可以看带翻译的。

第二本叫做《君主论》,作者是马基雅维利。

第三本叫做《黑猩猩的政治》,作者是德瓦尔。

如果不想看这种,那么推荐《白鹿原》、《三国演义》、《金瓶梅》、《西游记》;如果还是不想看,那就《儿女英雄传》、《大明王朝1566》或者《雍正王朝》。

但凡是看过以上任何一本,还以为《红楼梦》是单纯的女性颂歌,闺阁传记,里面个个是好人,长辈慈爱敦厚,姊妹纯真友爱,家庭和睦。那我只能羡慕你的生活环境是真的挺好,不知人情冷暖,世态炎凉。

毕竟如果可以永远都不用懂人情世故的话,谁又愿意懂这玩意儿呢?

关键词: 一团和气 切身利益 监守自盗 大明王朝1566 小恩小惠 雍正王朝 贪财好色 儿女英雄传 安富尊荣 不顾大局 刚愎自用 家族管理 财政收支 甩手掌柜 资治通鉴 个人利益 有好东西 人情冷暖 重要人物 纨绔子弟

上一篇:

下一篇: